文 | 谢可慧(摘录部分精华内容)
小米是我朋友的女儿。我看着她,时常在想十多年前的自己,是不是也和她一样,并不知道好孩子的意义,却拼命地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她今年10岁,长着一米五的大个子,在人群中显得出挑,可她终究是一个孩子。
她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孩子,她希望被肯定,也希望被所有人夸奖,可是却没有人告诉她,不是所有夸奖都是好孩子的定义,不是所有夸奖都需要你忍气吞声。
有一段时间,我的好友时常看到她的手臂上有淤青,抑或是好好的课本上,被划得乱七八糟。
好友问她,为什么不把欺负你的人告诉老师。她说,她害怕那个女孩子哭,害怕那个女孩子不再和她玩。
我说:“你应该告诉她,能和你成为朋友的人,不是那些总是欺负你的人。而你也不需要这样的朋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不是应该去妥协,而是应该想办法如何不再被欺负。”
这些年,我常常在想,该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因为年少的时候,种在心底的“取悦他人”,最后都会无疾而终;藏在心里的“好孩子”,最后都变成了懦弱;至于什么你们到底喜不喜欢我,也都一一变成了他们都知道你的好,却没人记得你的好。
而真正优秀的人,从来不是那个忍气吞声的孩子。而是那些总是昂着头,说一不二地活着,他们爱憎分明,他们也爱恨有别。
我永远记得那一年,我12岁,老师带着我走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脸上抓伤了,却一声不吭。我哭着说,没关系。以后,躲着他就好了。
她说,你以为这样就是好孩子吗?你知不知道他以后还是会抓伤你,也会抓伤别的同学。不是你不说,他就会感激你,把你当好朋友的。
“一个人总是想取悦所有人,其实取悦不了任何一个人”。
我也是那时,开始忽然一脸傲气的样子,开始撕下了老好人的面具,开始会还手,开始不再被欺负。
女儿跨入两周岁,快上幼儿园了。周围的环境里,也不断地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孩子成为人人喜欢的姑娘。
无非是谦让一点,再谦让一点;懂事一点,再懂事一点;顺从一点,再顺从一点。
可我还是竭尽全力地希望孩子拥有她自己的骨气和骄傲,一个人不够有原则,是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一个拼命的取悦,也换不来别人的尊重。
孩子,我不需要你成为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姑娘,你也不必为了任何取悦谁。不论你如何,不喜欢你的人都会在。而你终究要成为你自己,高高兴兴地活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