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用共读带孩子长大─婴幼儿阅读讲座QA(孩...

用共读带孩子长大─婴幼儿阅读讲座QA(孩子的阅读行为篇)

发布于:2016-11-18 16:26:12

 讲座当天,现场参与的听众发问十分热烈,但因为时间有限,因此,事后整理了听众的提问,并请李坤珊老师一一重点回复。以下的精华整理,希望能提供爸妈在亲子共读时作为参考。


  Q1 爸爸妈妈跟孩子一起共读时,如果讲同一个故事,会不会造成孩子有比较的心态?

  李坤珊老师:比较的心态一定会有,因为爸爸跟妈妈、还有阿公阿妈跟孩子念书的时候,孩子他学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解释方式、思考方式、解释世界的方式,这样其实很好,因为爸妈两人的专业可能完全不一样,在与孩子互动、问答时,带给孩子的语言刺激跟思考刺激就不同,因此当孩子有所比较时不用太在意。


  Q2 1岁孩子想拿书跟他一起共读,可是我把他抱在身上时,他会自己翻翻书,然后就爬走了,怎么办?

  李坤珊老师:1岁是孩子开始会爬来爬去的年龄,在挑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他感兴趣的书,例如,他有很多玩具车,那就挑跟车子有关的书,会比较容易建立孩子跟书的情感。另外,回到一开始说的,顺应孩子的反应,因为孩子才1岁,喜欢爬来爬去很正常,只要持续跟他说故事,一次、两次会发现可以愈讲愈多,不断地去引导他,他会再爬回来的,不要让他有压力,慢慢地你会知道,孩子是喜欢跟你看书的。


  Q3 亲子共读的经验中,发现许多故事情节大多充满想象或与现实生活差异很大,和女儿共读时,她所问的问题常让我难以回答。例如:《讨厌黑夜的席奶奶》,女儿会问:「为什么席奶奶晚上不睡觉?」虽然很喜欢共读,却常面临词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李坤珊老师:爸妈可视不同的情况回答孩子,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也有差别。若孩子问的是常识、知识类问题,鼓励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查一下再跟你说。」查了之后再转换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跟他解释。


  如果是故事性的问题,可以跟孩子说明想象和现实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想象会飞,但现实中人是无法飞的。而年纪很小的孩子,还不太明白故事中文学修辞的譬喻、象征等意义,所以要挑适龄的书与孩子共读;也不用太在意一定要跟孩子解释,等他长大会渐渐能够分辨故事与现实。


  Q4 小朋友目前满1岁,喜欢翻阅的动作,请问妈妈需要在旁说故事、解释图案吗?

  李坤珊老师:孩子喜欢翻书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尽情翻,翻到他停下来看其中一页时,妈妈再简单加以解释。因为孩子的小肌肉在发展时,会很喜欢翻书的动作,也享受翻书的过程,而翻书带来的乐趣跟感觉都和阅读不同。建议妈妈不用刻意一定要讲故事,以孩子的反应为主,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


  Q5 孩子1岁5个月大,共读一下下他可能就阖上书本跑去玩玩具或积木,这时我应该要继续读下去,期待他再回来与我共读,还是就阖上书,跟他一起玩他目前正感兴趣的东西,明天再试共读?这样会不会让他注意力不集中呢?

  李坤珊老师:注意力的问题其实还好,爸妈可顺着孩子的发展进行共读,例如,孩子读到书中有小鸭子,他可能会想到别本书也有小鸭子或他有鸭子的玩具,所以就跑去拿别本书了。若他对另外那本书有兴趣,可以引导他读那本书,若是去拿小鸭子的玩具也没关系。


  小小孩在分类上和大孩子或成人不同,我们可能是按颜色、形状、大小来分类,但小小孩可能一下子按颜色分,突然又换成按形状分,然后又换成按大小分类,会换来换去,这跟看书的状况很像。这情形跟孩子的学习特性有关,较大的孩子共读经验丰富、也有故事概念,会想把故事看完,但年纪小的孩子没有故事概念,就会像分类一样,一直转换方向。若孩子有这样的状况,可以顺着他先玩玩具,明天再共读,没有关系。


  Q6 有听过其他的共读建议,家长读图画书时应念到哪指到哪,老师也同意吗?或者该如何应用此方法?

  李坤珊老师:我和孩子看新书时,首先会一页页看过图片,让孩子看看有那些角色、发生了什么事,接着再看一次时,有的书文字很简单,例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会把文字全部念过去,到了隔天,念第三或第四遍时才尝试指着字念;重点是让孩子知道故事内容、角色,还有文字大概写些什么之后,才一个字、一个字的点,但不会整本都点,也不会每本书都点。


  点字的动作其实蛮干扰的,所以若一本书有十页,不需要每页都点,前面几页稍微点一下,让孩子知道文字从左到右排列即可,若孩子不排斥再继续点。通常孩子的反应也很直接,若不喜欢的话会把你的手打掉,那就不要点了。


  Q7 现在育儿教材与媒介多且复杂,加上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不多了,针对0~3岁小孩选书时,该是纯而精、或是多而复杂?

  李坤珊老师:我会赞成数量上不要太多,因为0~3岁的孩子喜欢重复,书也喜欢一读再读,所以书的量多未必是好事。语言的学习是靠重复性,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场域中出现,这样学到的语言孩子才知道怎么使用。每天换书的话,看似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但其实没有达到语言学习的效果,所以书的数量不用太大,以孩子重复的阅读行为为主。


  Q8 请问放玩具及读书的空间需区分吗?因为如在游戏间共读,小孩只会想玩玩具,抱到大腿上欲共读时可能会抗拒爬走?

  李坤珊老师:我跟孩子玩玩具时通常在地毯上,共读则在沙发上,而且是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孩子就能连结某个地点是阅读或玩玩具的地方。因此,不一定要完全把玩玩具跟读书的空间拆开,若把固定的时间跟地点订出来,例如:睡前说故事,或固定某个地点看书就可以了。


  Q9 如何跟年龄差2岁的两个孩子一起共读?

  李坤珊老师:首先,爸爸跟妈妈可以分别负责一个孩子,针对孩子个别的阅读行为和兴趣,给予充分的配合和反应;而爸妈在共读的语调、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上常常会有差异,正好能带给孩子多元的思考模式。另外,同一本书轮流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共读,也是一种可尝试的方法,大人可以以一页为单位,先念给小小孩听、在念给大孩子听。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两个孩子坐在大人的两边,各自拿自己想看的书,大人则轮流为每个人念一页;当一个孩子在听时,大人可以帮另一个孩子翻页或指物等。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