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背诗?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背诗?

发布于:2016-11-04 11:27:12

诗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酒喝,不能带来实质性的物质回报,不能成为一门赖以为生的手艺(当然有极少数人做到了),我的孩子将来从理从工从商从医,他的生活可能根本再用不到一句古诗。


即使这些短短几十字的篇幅内包罗万象,可是孩子又能懂得多少呢,他们怎么知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背后的国破家亡,怎么知道“道是无晴却有晴”下萦绕的朦胧情愫?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让年幼的孩子背诵古诗?



有助于增强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诗是什么?《毛诗序》里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孔老夫子亦有云,“不学诗,无以言”。虽然这里的诗仍指的是《诗经》,然而其中的含义却有深远的影响。


古诗词是当时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出口,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富有中华文明特有的美感。它们或是铿锵,或是婉转,风格各异,皆耐人寻味。


背温庭筠的诗词,字里行间是“画屏金鹧鸪”般的华美精致,背白居易的诗,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浅白直接,等到背了陶潜,又是“夕露沾我衣”里说不尽的淡然可爱。


当孩子背了诗,这些字句牢牢印在了记忆中,当下一次尝试表达自我甚至是写作的时候,他便不经意间多一份美感。比如以前听见晨起鸟叫,他只称这是“鸟叫”,然而背过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他便懂这也是“鸟鸣”;从前他只知绿草绿叶,但记住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也便记住了碧之纯净,翠之欲滴。


不仅如此,以标准的语音背诵古诗,同样有助于提高普通话的水平。前后鼻音的区别,l、n的区分,都可以在背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很多多音字、难读字,都可以在背诗中轻松地学会。



背诵古诗重在感受,是通向未知世界的入口


孩子年龄太小,理解不了世态炎凉、官场失意、离别之苦、知遇之恩……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绝大多数事物都是未知的。


诗词是一个通向未知世界的美的入口,让你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浩浩大漠里的落日,也有耿耿星河的黎明。让孩子知道除了过家家和动画片,还有一些更广阔而美好的东西等待他们去理解。


等到他逐渐长大,那些幼时背诵的古诗便将逐一展开在眼前: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夏天,泛舟西湖,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愁的时候,心底冒起“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脱口而出“春风得意马蹄疾”;熬个通宵爬上泰山,只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颠簸数日踏上西北之地,不过想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终会在某个瞬间与儿时记忆的古诗相遇,“金风玉露一相逢”,发现原来诗里是这样的美;也终会为了曾经萦绕嘴边的那简单的五个字,去见识更广的天地。



诗是文学,是未来生活的能量来源


电影《死亡诗社》里有这样一段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每次看到基丁老师朗诵起“Oh,Captain! My Captain!”,就忍不住热泪盈眶,诗歌是他们打破陈腐、禁锢的思想的突破口。然而诗的意义不止于此。


背诵古诗,让这些字字句句在潜意识中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他会因此而更加热爱生活。失意时记起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气,孤单时听张九龄“天涯共此时”的宽慰,就算潦倒,也有杜工部诗中的佳肴鼓励,我们离不开诗,离不开文学,因为他同样扎根这个世界。


让孩子背诗,便是将这个世界所有美好与不美好,悄悄种在他心中。于是任风起云涌,他自宠辱不惊,这是诗的力量。


让孩子背诗吧。不是为了高考时的五六分默写题,也不为了与旁人谈起时的炫耀,只是想把这个蕴藏大美的世界铺展在他眼前。等到终有一天,他亲眼见到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字与词,跟眼前的情与景重叠在一起。真美好啊,不是么?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