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庆动态列表 >名著品读:品《红楼》风云 悟世事人生

名著品读:品《红楼》风云 悟世事人生

重庆交通大学发布于:2015-06-30 12:10:52

 

看淡人世繁华,道尽人世沧桑。木石前盟也好,金玉良缘也罢,能在这大观园里走一遭,演绎属于他们的兴衰更替,想必也是前世注定的缘分。

含玉而生的宝玉是多情的。初次见到黛玉时,他便直言道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冥冥中注定的缘分使彼此心灵相惜。黛玉自是那前世报恩的绛株仙草,自然免不了因不大的事情悲伤落泪。宝玉给予她的更多的是谅解和体谅。两人时常会拌嘴,最严重的一次宝玉竟没有如往常般的赔礼道歉,而是转身离去好几天没有见黛玉,可最终还是他先开口向黛玉道歉化解了尴尬的氛围。宝钗住进大观园后他也少不了平日的礼节和问候。就连在身边服侍自己的丫头们他也是满口姐姐妹妹地叫,待她们如亲人一般。若是哪个丫头受了委屈,有求于他,他必会想方设法在老太太面前替姑娘们鸣不平。

袭人的至贤至善是人尽皆知的。当她说出要被家人赎回家以此来试探宝玉的话时,宝玉果然忧心忡忡,立马答应了袭人提出的要求。晴雯被驱遣回家时,他忍不住去她家探望。看见躺在破草席上一动不能动甚至连喝口茶的力气都没有的晴雯时,他会悲伤的落泪。

娇弱之躯,眉头紧蹙,哭哭啼啼,大概是我们提起黛玉时的常态。你可以说她有些尖酸,有些刻薄,有些气量小。但寄人篱下的那种生活滋味或许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同身受吧。母亲的早逝使她不得不去投奔外祖母。她的境遇不及宝钗,因为宝钗至少还有心疼自己的薛姨妈伴在身边,而她除了还算比较贴心的丫头紫鹃和雪雁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寄托。她的内心是孤独的,是无助的。她喜欢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为不大的事生气落泪,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宝玉的重视和安慰。她只是一个文弱的弱女子,在偌大的贾府中生存成长,她有她的难处和不易。

黛玉的心是纯真而善良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再好的花容月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原有的光泽和色彩。黛玉无法忍受落花陷污泥,当然更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丑恶。她是有才情的。大观园里的诗社邀请她作诗时,她每每必到。“粉堕百花洲,稥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一阕《唐多令》哀音缠绵,黛玉的才情也每每在此刻得到凸显。

始终觉得宝玉看黛玉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对于黛玉,他更多的是“宠”,妹妹长妹妹短地叫着,他的眼里不能少了林妹妹,他的心里亦不能缺了林妹妹。当从凤姐口中得知自己要娶的是黛玉时,原本有些痴傻的他立马清醒,高兴地难以自拔,恐怕这一场偷梁换柱之举唯有他一人被蒙在鼓里吧。他那个万般喜欢的林妹妹哪里知道这些,直到闭眼之际都以为是宝玉有负于她,此种结局,不禁让人觉得心寒,觉得委屈至极。

相比于黛玉,大家对于宝钗的印象似乎更好些。温婉、善良、知书达理,这些词用在她身上仿佛用多少都不为过。宝钗的身上彰显的是一种知性美,她不会如黛玉般的与人拌嘴和斤斤计较,更多的时候,她以自己博大的气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事情,她看得准,也看得透。办事分寸拿捏地十分妥当,但她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会一路沉默到底。宝玉在得知黛玉离他而去的消息时,吵得实在不像话,就连贴身丫头袭人也劝他不止,反而宝钗的一番话让他立马住了口。“难道天底下就你一个人是爱姐姐妹妹的?如果天下人都像你,连我们都不能陪你了!大凡念书人,总是越念越明理,怎么你越念越糊涂?”宝钗的话句句在理,也着实让人心服口服。

若果说林妹妹的诗贵在写意,那么宝姐姐的诗必定贵在写实。“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首《临江仙》毫不丧气,宝钗别出心裁,为无根柳絮翻案,偏把它说成好的东西,令人拍案叫绝。

贾府家道日渐衰微,薛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加上宝玉日渐疯傻,封建年代里,纵然是至真至诚的真爱也仍旧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悲哀。眼看薛家富贵已大不如从前,加上哥哥薛蟠被关在狱中,宝钗心里早就明白自己已别无选择。纵然低头不语暗自垂泪,孝顺守礼的她最终接受了贾家的聘礼。殊不知成为贾家名副其实的宝二奶奶后,才是宝钗悲剧的真正开始。此时的贾府因降罪抄家,当然繁华早已不在,变成明日黄花的贾家和薛家,再也不可能恢复往日的荣光。宝玉最终出家,留下宝钗在这空荡荡的贾府之中守活寡,实在是让人替其悲痛和惋惜啊。

提及凤姐,想必立马闪现在脑海中的非“泼辣”二字莫属。她是泼的,也是辣的,但她展露出的理财管家头脑是让人折服的。不过二十出头的凤姐,在荣国府管事却有五年的历史。荣国府人口上下约有三百人。琐事日日都有千百样,利落的凤姐做事情当机立断,把荣府上下打理地井井有条。秦可卿的逝去对宁府打击不小,尤氏因胃病病倒在床。家务无人料理的情况下,贾珍只得出马到荣府请求王夫人让熙凤出马拯救陷入困窘之地的宁国府。凤姐一到,屈指一算,便算清了宁府家务的大败笔,雷厉风行的作风使得下人们不敢偷懒和丝毫懈怠。就连可卿的丧事在她的操纵下也是办得风光体面。

凤姐是明事理的。当年刘姥姥因家境困难,连生计都成问题,无奈之下只得厚着脸皮带着板儿来求助跟自己八辈子才扯上一点边的王夫人。姥姥一来,熙凤便知晓了来意,最终没让刘姥姥空手而归,叫平儿拿了二十两银子外加一串钱给她,也总归没让她白来一趟。一念之慈,不料却赚得日后福报。在凤姐生命垂危之际,是刘姥姥的适时援手,才使得其女巧姐免遭被王仁和贾环卖给藩王的厄运,平儿和巧姐被刘姥姥接到乡下,以此逃过大劫难。

含冤而死的金钏儿也好,含恨而死的晴雯也罢,骄奢成性的薛蟠也好,淫逸成性的贾琏也罢,嗜赌成瘾的贾珍也好,爱才如命的贾赦也罢。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演绎着在贾府中的另一种为人所不知的黑暗生活,他们的出现似乎也预示着贾府必将由盛转衰的命运。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亡国之际,南唐后主李煜曾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见愁之深,愁之切。泱泱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朝代更替,野史兴衰,在后人看来似乎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本《红楼梦》,道尽贾府风云,叹尽贾府悲哀。

自古红颜多薄命,再可人的人儿,最终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读史使人明智,除了为故事中的人物哀叹,我们是否也会从中悟出些什么,明白些什么。

篇尾说道,已不叫宝玉的宝玉,呆呆的望着山下红尘滚滚的金陵城。金陵城,忽然化作一条混沌的河,滚滚向前流去。我想那河中承载的故事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最终有所沉淀吧。

最后宝玉笑着说道:从前我说,女儿是水,男儿是泥。现在知道,泥水本来一气,清浊本来相依。树倒猢狲散,人去楼空,一切喜,一切悲,想必都会随着滔滔流水,渐行渐远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系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32班学生  赵婷

 

《名著品读征稿启事》:http://news.cqjtu.edu.cn/show.aspx?id=24897&cid=13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