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庆动态列表 >见证中国民办高校第一 | 重庆移通学院,...

见证中国民办高校第一 | 重庆移通学院,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排头兵(3):极致完满教育之志愿服务

重庆移通学院 发布于:2022-12-20 15:05:05

(编辑:田雨扬)编者按:作为教育部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重庆移通学院回应时代发展需要及区域战略新兴产业需求,明确“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构建了独一无二的“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极致的完满教育引领,充分的通识教育、基本的商科教育、必要的专业教育、国内领先的特色教育合力打好组合拳,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成为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排头兵。

2022年5月,ABC中国民办大学排名权威发布,重庆移通学院以142.0的总分位列全国民办大学第一,学校素质教育成果获广泛认可。在荣誉的鞭策下,学校半年来成果斐然,现推出“见证中国民办大学第一”系列报道,展示学校素质教育创新举措及优秀成果。

 

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完满教育的一环,对大学生成才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高校的志愿服务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视角——即素质教育其出发点应是人的发展,它以活动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全面发展。移通学院志愿服务主张让学生通过志愿培训和志愿活动,感受真实社会、认识付出给予、获得责任担当、拥有心灵财富、创造快乐感动,让学生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浸润、改变和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重庆移通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和实践平台,形成了“以学校为统筹、学院创新性落实”的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工作思路,积极践行基层活动质量有巩固、活动项目创新有融合、校园组织活力有提升、内外影响合作有拓宽的“四有目标”,以志愿服务项目工坊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化进程,以支队建设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进程,以重点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进程,以每月主题推进志愿服务大众化进程,以学院创新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进程,以志愿培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进程,实现了“点与面结合,线与面交叉”的工作格局。致力做好志愿服务内容方向的多元拓展,助力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努力在全国志愿服务领域发出新声音。

2022年成果斐然 志愿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参与、全普及

学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广泛、丰富,据统计,学校现有10个志愿服务组织,108支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双校区),在校注册志愿者两万余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百余万小时。其中,本年度学校共计开展志愿服务979期,累计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59351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64434.3小时,累计受益人数达325874人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达到全校全参与、全普及。

学校完满教育委员会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背景和学校硬软件配备、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志愿服务的实际发展进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和实践平台,形成“以学校为统筹、学院创新性落实”的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实现志愿服务全范围覆盖。

为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全民化开展,积极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将各类活动进行系统化整合,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一月一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设思路,充分营造校内外志愿服务氛围。打造志愿服务赛事,通过大型活动赛事的组织和参与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感召能力等综合素质,并注重对学生志愿者激励、对校园文化氛围的促进。该系列活动坚持“带入校园”和“走出校园”两种做法,较好地整合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群体力量,集中精力干志愿,广大学生也借助该平台不断培养爱心意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年度,学校积极承办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新浪扬帆计划公益基金“扬帆e+公益夏令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女大学生健康关爱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项目,与合作单位形成稳定、常态合作。引进团市委、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2022年西部计划宣讲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未来·花旗中西部高校青年就业支持项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是共享人生百味”等5项省市级以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全国大学生2022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等省市级以上大型赛会活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宽志愿服务领域,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入选“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全国千支大学生志愿宣讲团,2022年“七彩假期”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成为重庆市青年志愿者“阳光行动”试点高校,优化团队建设,纵深推动志愿服务发展。

除此之外,学校本年度志愿服务仍然获得了社会的高反馈、高评价。学校志愿服务荣获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第十三届扬帆e+夏令营优秀组织奖、2021-2022公益未来·玛氏箭牌可持续“玛”上GO项目全国50强、青春爱运动·健康强中国”一起云支教 共同迎冬奥”全国大学生2022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宣传高校、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先进集体、第六届最热公益校园“益动低碳”优秀组织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2022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一起云支教·阅读向未来”全国大学生2022大学生公益计划等个人(集体)省市级以上奖项78余项,成绩斐然,社会认可度高。

志愿服务十年探索 项目化助推可持续发展

二十年移通,十年完满,十年的志愿服务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下,围绕“1246+志愿服务2.0体系”,即1个立足点,2种思路,4条主线、6个方向,推动其发展。青年志愿组织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需要开展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了完善严谨的工作流程,长期以来不断为校园、社区、合川、重庆乃至全国提供大量优质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社会的一致肯定,广大受服务者的好评。

学校志愿服务项目从2016年开始,以重庆移通学院为立足点,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了众多独特的志愿服务项目,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项目化是志愿服务虚功实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法,是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将素质教育特色细致化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立足需求做实加法,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建好平台做实服务,推进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化运行;凝聚合力做实保障,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自建校以来,学校共孵化了129个项目,涵盖关爱少年儿童类31个、为老服务类21个、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类25个、环境保护类10个、阳光助残类9个、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类3个、卫生健康类2个、应急救援与疫情防控类2个、文明实践类5个、乡村振兴3个、节水护水类1个、其他类17个。其中,荣获国家级奖19个,省市级奖21个,校级奖94个。

国家级奖志愿服务项目(部分):

(一)“互联网+可再生”微公益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概述:微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回收废品,开展旧衣服、旧玩具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收集到回收物品后,进行分拣、挑选、打包,然后干净的物品一对一对口捐献到贵州贫困县、贫困村,免费送到更需要的贫困用户手中,让用户的闲置物品、废物,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资源再次利用。该项目荣获公益未来·玛氏箭牌 垃圾投进趣全国优胜奖。

 

(二)“留光衣彩”关爱老人行动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概述:“留光衣彩”关爱老人行动专注于老年人情感慰籍及精神文明建设,本项目以“1+1+N"的方式通过为金婚老年伴侣拍摄结婚照、策划举办集体婚礼、制作《爱情保鲜手册》、开设电子产品教学、合唱等课堂,加强老年日常文化建设。同时以“花儿系百老”、“青春伴夕阳”等为主题展开N种陪伴方式,在行动上、意识上将“精神养老”贯彻落实。该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三)“三江红丝带”防艾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概述:本项目由大数据与软件学院发起,以“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爱、帮助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致孤人员;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关爱和咨询等相关服务,努力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呼吁全社会关心和维护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歧视。项目荣获美灵杯创意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全国一百强团队(团体奖)。

 

(四)“百名特殊人士关怀计划”项目

项目概述:“百名特殊人士关怀计划”是学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发起的暖心工程爱心志愿服务项目,活动以合川区内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士作为关注对象,结合爱心人士以青年志愿者为活动实施者,根据对象实际需求,按阶段有序推进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具有传承性、常态化、计划性,采用“1+N+1"模式,即1个校内志愿服务团队、N种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物质帮扶“三个一”和精神帮扶“六个一”相结合),长期稳固关注1名帮扶对象。该项目在2019年6月已结项,定点长期帮扶对象共200名。该项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五)日光工程”关爱山区儿童行动

项目概述:“日光工程”—关爱山区儿童行动旨在改善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特别是解决山区学校教室的照明问题。以“1+3+N"的形式开展活动,通过为山区小学安装日光灯、开展“一、二线城市学生家庭与同龄山区学生结对计划”及“爱心书屋”募捐活动、“山区来客进大学”带领孩子们走进大学活动做到爱心关怀。同时,通过编撰《日光工程纪实》手册、举行“日光工程”项目图片展、纪录片“日光工程”的拍摄让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该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重庆赛区金奖。

 

志愿服务有反馈 社会、学生高评价

学校始终认为志愿服务作为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品德素质、社会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志愿服务让学生对社会贡献产生积极认知,促使学生主动反馈社会,是衡量素质教育在学校实践的成果。多年以来,移通学子在志愿服务中感知社会生活中的遗憾与美好,在志愿服务中心感知自身的社会贡献,在志愿服务中明确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是对学校志愿服务乃至素质教育成果的肯定。学校志愿活动同时广受权威媒体平台关注及认可,近半年内活动获中青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大学生在线、重庆晨报、搜狐新闻、凤凰网等权威媒体平台发布500余篇稿件。

艺术传媒学院彭睿欣表示她从学校的志愿者服务中,学会了许多人生的经验:“经过活动,我得到很多的欢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是书本学习不到。在许多的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个人的进取性。进取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棘手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也装的满满的。所以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锻炼我的思维,更磨练我的意志。使我更有本事,真心去实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杞仁玉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学习,更应当更多去接触社会实践,而学校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则为她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教室内学专业知识后,再到志愿服务中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艺术传媒学院尹兴燕说:“踏入大学后,我一直在问自己:怎样给我的芳菲年华留下一些绚烂的底色。在断断续续的寻找里,现在我成了一名志愿者。这个身份就像一盏小红旗,伴随着我,在有需要的地方化作春风一缕。我出现在疫情防控的校门口里,出现在核酸检测的操场里,出现在西部计划的值班现场里。在一次次的志愿中,我开始理解了鲁迅先生说的‘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是什么含义。我的身后有一簇又一簇炬火,他们和我一样,用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成就自我。”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