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重庆动态列表 >在劳动节感受农耕文化 移通学院农耕协会讲...

在劳动节感受农耕文化 移通学院农耕协会讲授传统农具的演变过程

重庆移通学院 发布于:2020-05-07 14:26:36

   5月2日下午,重庆邮电大雪移通学院农耕协会开展了的劳动教育精品课堂——《传统农具的演变》活动。参与此次劳动教育课堂的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农耕协会从三个方面对大家进行本次课堂的讲解,第一个方面是播种时的农具演变。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他们的智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了无数种用于耕种的农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农具的质量、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质量好,而且要求耕种的时候效率高。之后的发展中,实现了一器多用的效果。

   第二个方面讲解播种后田间管理时所用的农具的演变。播种后对农作物灌溉是极其重要的,当面临干旱天气时,农作物对水的要求时很高的。这里提到了三种工具:桔槔、龙骨车、孔明车。这三种用于灌溉的农具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很少出现了,基本都被机械化、智能化所取代。

   第三个方面讲解收获时农具的演变过程。在要求种植、培养质量高后,对于农作物收割时浪费减少的情况下,用于收割的农具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粮食收获的农具,在早期用的有石镰,石斧,后来在冶铁技术成熟时,改用铁制刀刃,镰刀在古代除了材质方面的变化,其外形变化不大。在脱粒上,西周时期就有杵臼,汉代发明了水碓,利用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把粮食的壳去掉,这一时期还发明了踏碓,在底部长木一端有一个凹坑,放入需要的谷物,上部长木臂的一端安装锤子,人们踏在另一端,让锤子敲碎谷物,剥去壳。元朝、明朝时期出现的麦笼,是一种贮藏粮食的器物,是当时的粮仓。明朝时的麦钐是割麦子的农具。我们现在看到的用于收割粮食的机器,不仅不会浪费粮食,而且对田地还能进行很好的保护。

   在农耕协会的讲解下,大家对于传统农具的演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得到了农耕协会的回答。

   纵观古代的农具变迁,我们不得不佩服与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农用器具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断的继承与发扬。其实农具的演变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的结果。在农具的演变过程中,农具的使用方式越来越轻便,人力也在烦劳的农业生产上不断的解放出来。这次完满教育圆满结束的同时,同学们都收获良多。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