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广大师生对现代诗歌创作的深层认知,推动文学教育与创意写作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促进诗性智慧与人文精神的时代传承。4月18日上午,在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星光耀诗行”主题讲座在永川校区第二学术报告厅顺利开展。
讲座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李自国担任主讲,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杨忠谦及该系部分教师和该系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系教师张振宇介绍了本次讲座到场的嘉宾,对李自国老师的出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系主任杨忠谦为大家进一步介绍了李自国老师,并期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讲座加深对诗歌创作的认识。
李自国,笔名西村,诗人,一级作家,《星星》诗刊编审,获国家从事期刊出版工作30年荣誉奖章。著有诗集《第三只眼睛》《生命之盐》《行走的森林》《2018一2019我的灵魂书》《富顺,和它醒着的鱼》《骑牧者的神灵》(中英文)等。作品入选百余种选集,获各类文学奖数十次,被翻译为多种文字。
李自国老师作为《星星》诗刊的编审,首先以亲身经历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星星》诗刊故事的小故事,带领大家感受《星星》诗刊创刊68周年以来的风雨历程,直至现今取得的办刊成就。接着李自国老师讲了“怎样去欣赏诗”,他提出核心观点“不一定人人都当诗人,但应拥有诗意的人生”,通过丰子恺的“三层楼房”理念,去论证普通人也应该去感受诗歌之美,达到心灵的愉悦。李自国老师在讲座中重点强调“新诗的创新性”,正是新诗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定式,所以鼓励大家发挥巧思去创造诗歌。
李自国老师针对“如何写诗”提出了构思巧妙、语言含蓄、想象丰富、意象新颖四个要点。在讲述过程中,李自国老师语言风趣,生动幽默。在讲座正题结束后,他还为大家分发带来的《星星》刊物,和同学们详细探讨诗歌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座结束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中国语言与文化系副主任曾静作总结发言,感谢李自国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在座的同学都能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收获。《星星》诗刊自1957年起承担推动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角色,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获奖,见证了中国新诗的历程。
她鼓励同学们多多关注《星星》诗刊等诗歌类刊物且欢迎大家积极创作并投稿。她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喧嚣的世界中静下心来,读一本诗刊,品一首好诗,在诗歌的浸润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创作能力。在人生旅途中,让诗歌成为我们最忠实的伴侣。
本次讲座的圆满结束,不仅深化了师生对现代诗歌创作内核的认知,更激发了对诗性智慧的探索热情,相信在诗性思维的持续滋养下,会有更多年轻创作者以笔为舟,在当代诗歌的星河中破浪前行。(图/文 李春月 传媒中心 熊鑫/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