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联系方式

  • 地址:
    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 电话:
    023-49481068
   校园动态>正文

城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

发布于:2023-07-18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引导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7月6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于涪陵区罗云镇开展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活动由团学指导老师(主持工作)黄美雪、团学指导老师殷玉卿带队以及21名学生志愿者参加。
   青山有幸埋忠骨,铭记历史祭忠魂。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崇敬的心情,志愿者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祭扫仪式在革命历史纪念碑前开始,全体三下乡志愿者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庄严肃穆,鞠躬默哀,敬献鲜花,沉重悼念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的英雄烈士们。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志愿者们从一幅幅宝贵照片、历史资料、文献、实物等材料中,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不惧牺牲、不懈奋斗、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志愿者们敬献鲜花)        



(志愿者们听取讲解)



(观看纪录片)



(志愿者谈参观后的感受)

   志愿者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优势助力红色文化传播,采用互联网线上直播的方式记录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全过程。整场直播观众总数达1500人,点赞次数共达15万次,评论人数达百人。志愿者们从纪念馆出发,来到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沿着当年红军足迹,重走红军长征路,缅怀当年的英烈,感受红军的信念。长征之路很远,因为每一步都需要用血汗和意志去丈量;长征之路离我们又很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应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长征路起点)



(志愿者们重走红军长征路)



(志愿者们中途休息唱红歌)

   红色故事青年讲,“声”动人心感党恩。志愿者付煜炜同学通过直播镜头向大家分享了红军长征故事,他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心怀希望和光明,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他们是长征的领导者,他们是长征的参与者。我们要永记长征精神,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志愿者讲红色故事)



(志愿者谈感受)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具”,以农民为主体,在社交应用平台上将农村、农业生活现状本真呈现并发布。我们志愿者利用好这“新农具”对留守妇女进行简单的短视频剪辑培训,志愿者们结合自己的视频制作经验,从拍摄手法、镜头运用、画面拼接、添加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演示如何制作短视频。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能力,依托罗云镇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进行短视频培训)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为改善乡村环境,持续扩宽群众增收渠道,罗云镇引进新品种向日葵—油葵,油葵成熟后即可以榨葵花油又可以晒干做瓜子,既提高了亩产效益,为群众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又促进了生态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莲”通致富路,罗云镇采用因地制宜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现有池塘种植荷花,该荷花品种不仅可供欣赏,还可以以莲藕和藕粉的方式进行售卖。从绿色生态到绿色经济,罗云镇全域旅游内涵不断丰富,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景点,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绿色收入,也成为助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油葵长廊)



(千亩荷花)



(合影)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圆满落幕,通过“行走的思政课”,人工学子们表示要争做实干先锋,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争做精神先锋,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争做人民先锋,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争做时代先锋,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曾文/文 张小兰 赵欣冉 张世坪/图 传媒中心 王建国/编辑)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