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茶竹书院名师讲坛第八十讲——“识读大学,融入大学"在第一报告厅顺利举行。为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大学,规划未来,学校诚邀陈运超教授莅临重大城科举办此次讲座。此次讲座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章锋云主持,学生处处长马健,及各二级学院书记和辅导员,社团指导老师出席,近1000名师生到场聆听。
陈运超,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曾任重庆市教委国际处处长、现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现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管理及其国际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Administration》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重庆市项目多项。独著、参著、参译学术著作4部。注册公众号《苦思瓜》,以“思考成就人生,思想丰富生活”为宗旨,探究教育、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指导、咨询大学生融入大学并获得健康成长。
讲座伊始,陈运超以“高分状元被退学”,“上大学无用”等教学经历提出现今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并引出“识读大学,融入大学"的主题。紧接着,他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互动,并在互动中提出大学生现阶段面临的“方向迷茫,时间选择”等五个不适应。随后,他还对大学的概念由表及里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人一生的各个求学阶段进行比较,提出大学是更为自由的阶段,我们会在这个阶段遇见更多的机遇与选择。他再次强调,在大学课程,时间,机会等不定因素的影响下,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在识读大学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大学。
在详述大学的问题与变化后,陈运超和同学们分享了适应大学的办法:找人,找方向,找方法,找自信。找人,即觅得一二良师益友,将老师看作朋友;与同学相处,要基于兴趣,更要学会包容。找方向,即重视阅读与思考,多与他人交流来往;找方法,要学会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找自信,就要看别人、想未来、找自己。只有找到对的人,与之一同前行,才能更好的在大学里找到自信并以自己适应的方式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陈运超还特别提到,当代大学生具备知识能力均衡性强的特点,更应当提高务实能力,以便更好的求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互动中,讲座就此告一段落。通过本次讲座,相信在场的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规划。在未来的生活中,同学们也会以更合适更高效的方式去适应大学生活,拥抱属于自己的灿烂年华,活出更为精彩的人生。 (文雪琳 岑梓歆/文 石永川 周玲玲 司丽娇 孙晓臻/图 陈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