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月末,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司机班班长杨波就会打开办公软件进行当月出车记录、行驶里程等数据的整理和对比,电子表格上面显示着自2011年3月以来,连续六年时间司机班已经安全行驶了27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67圈。270万公里“零事故”对于专业运输队或者车队来说并不是非常瞩目的数字,但对于仅由10名成员组成的学校司机班来说,意味着连续六年日复一日在工作中的谨慎、专注、毫不懈怠。
司机班办公室位于二食堂楼下,是由曾经堆放杂物的“敞间”改造而成,办公室里隔出了一间没有窗户的休息室,上下铺,铁架床,虽然简陋却非常整洁,这个不透光的房间可以给连续工作的驾驶员们提供一个小憩的空间,“学校里很多教职工都是定居在重庆主城的,为了减少教职工上下班的旅途奔波,司机班3辆班车往返于重庆主城和永川之间,特别是刘学民董事长来到我们学校后,把每天两次的班车增加到早、中、晚三班,给教职工们提供更多的便利”杨波介绍道,“2016年3月起学校开始进行公车改革,人员精简也给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确保行驶安全,保证工作时间,驾驶员们大多数都会选择在学校里休息,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
“已经记不清为师生寻回了多少件失物”
当问及师生乘坐校车时丢失过多少东西、哪些东西时,司机班的员工们回答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太多了,记不清了”。特别是每年新生报到期间总会有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校车上落下物品,大到行李包裹,小到手机、钱包,重要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面对新生辅导员的咨询和求助,每年九月初司机班班长杨波都会自己到校门口支个小桌子,对家长和学生们遗落物品进行详细登记,然后逐一给各个班次的驾驶员们打电话寻回失物。
除了“校内失物招领”之外,司机班甚至与永川区汽车总站和公交线路建立了固定联系。杨波说:“我们学校的师生如果在乘坐永川汽车总站的长途汽车或者公交车时遗落了物品,只要物品能显示是咱们学校的师生遗落的,汽车站和公交公司就会打电话给我们通知前去认领”。
“停电时用车灯照亮学校的路,也常为了接送学生开车到天明”
在学校里遇到受伤、生病的师生们毫不犹豫地“载一程”对于司机班员工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最让杨波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学校夜晚突发大规模停电,为了防止学生回寝室途中因光线不足而受伤,已经下班的司机班员工全部第一时间返回学校,他们把车辆开到校内各个主要路口,用一盏接一盏的车灯代替路灯照亮了学生们回寝室的路。
“司机班的工作总是默默无闻,但确实辛苦”,杨波感慨道“例如参加海外课堂的师生们回到江北机场的航班一般是半夜,如果遇到晚点,经常开回学校时天已经亮了”。
据悉,司机班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培训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让全体驾驶员充分认识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校园安全弦不能松,必须时刻紧绷”,近年来,司机班不断加强内部车辆监督,保障行车安全,健全车辆应急预案制度,强化车辆安全检查意识,车辆固定周期必须送厂检测,每辆车每次出车后必须对机油、轮胎等方面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时刻关注车辆的状态,一旦发现任何异样,立即进行处理,确保车辆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