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郭瑶 摄图:夏雪莲、冉彩秘 编辑:田雨扬)7月8日上午,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帅乡行,助力新农旅”三下乡社会实践成员前往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刘伯承故居,开启红色研学之旅,切实感受刘伯承元帅的革命精神。
周都村2021年被确定为全市首批推动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刘伯承故居于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还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周都村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资源,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党建工作示范村、红色教育品牌村、集体经济发达村、村级治理模范村和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成辐射“万达开云”片区及渝东北部分的“刘帅故里,红色周都”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刘伯承故居复刻了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故居内部充满历史和生活气息。据了解,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在2022年底完成了故居本体复原陈列、陈列馆布展工作,真实再现了刘伯承元帅在家乡的生活场景。
成员们走进故居,感受到了刘伯承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一心为党和人民的革命家风。现场维护故居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刘伯承元帅当时为了抵抗土匪向先生学习了武术,所以随时在房间里都摆放着一根棍子或是大刀。”
在陈列馆成员们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故居陈列物品,体会刘帅的少年时代精神,学习坚韧刻苦的真正含义;团队成员与前来悼念的参战老兵交谈,为刘帅的无私奉献,一心为党为民的精神所感动;成员们志愿为游客讲解刘帅的少年时代故事,以及周都的相关红色文化,宣扬红色精神,感受革命精神对时代发展的推动力量,开启真正的红色研学之旅。
成员们采访前来参观的抗战老兵,他站在刘帅故居前久久凝视,他表示:“刘帅从小苦读,经历坎坷,他的父母也培养他独立学习。但后来有各路人士看出他的才华资助他读书,他也不负众望20多岁就当上团长给家中寄钱,刘家大院才会变成后来这样。戎马一生鞠躬尽瘁为革命事业,刘帅的一生事迹,值得我们学习。”说到最后已经泪眼模糊。
通过周都村党群服务中心调研,参观党建展廊、村综治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周都红色研学基地建设及乡村振兴开展情况。周都村围绕“刘帅故里·红色周都”目标定位,完成周都村红色文旅、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污水管网改造升级等配套规划, 组建红先锋、红背心、红领巾、红娘子、夕阳红“五红”社会组织,广泛开展“院坝会”“拉家常”等活动,同时不断完善积分管理制度,对积分靠前者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营造人人参与乡村治理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红色研学基地建成投用后,日最大接待量为1500人,日最大住宿接待量为540人。全年可接待50万人研学,可满足18万人住宿研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