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闯唐汉风”,自从张骞开通了西域之后,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交往变得更为丰富便利。在这条贯穿欧亚的大道上,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希腊和欧洲。缂丝,又名“刻丝”、“尅丝”,它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其以精湛的技巧,古朴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如今时移事变,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知之甚少。为了拓宽师生视野,3月中旬,重庆移通学院开展了《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的线上讲座,走进缂丝文明,领略中华传统的魅力。
缂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采用“通经断纬”织造平纹组织的丝织品。缂丝用的是平纹缂丝机,织造技法依画稿设计的需要,以不同色线作纬线,往返于经线之间。视频中林玲讲师从装帧艺术的起源、装帧御用的缂丝、国粹精华的缂丝、书画艺术的缂丝四个方面全面具体的介绍了这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人对于缂丝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如果将它和锦和绫相比较的话,会一目了然,因为缂丝比锦,比绫名贵很多,是古代的宫廷用品。
有同学分享到:对于缂丝一类的传统文化,应该大力地支持与宣扬,并且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群体,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应从多方考虑,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