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新商科教育的核心是‘商科课程+’,需围绕课程创新做加减法,不断完善商科课程与信息产业等其他板块的融合,以全面支撑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三校的交流沟通是促进新商科教育聚焦发展的重要推手,需形成长效机制,保持持续性并加强联动,借鉴各自发展特色,做到查漏补缺。” 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商科教育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导与集团商科教育委员会主任助理、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兼淬炼·国际商学院院长在11月17日举办的晋鲁渝三校四区全校商科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会上分别说到。
晋鲁渝三校四区商科教育期中业务联动交流会是新商科大学集团为持续创新 “新商科=商科+信息产业+完满通识+实战项目+大师课”特色育人模式,推进信息产业特色商科课程建设,加强晋鲁渝三校四区联动共进而组织召开的线上商科教育课程建设交流会。会议共分五场进行,分别针对全校商科、国际商科、专业商科(工商人力行政类专业、财务会计金融类专业、营销商务类专业)进行探讨。会上,三校总结了上半学期商科教学工作成果及不足,商讨了下半学期继续推进商科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实施路径。据悉,目前晋鲁渝三校四区聚焦于“信息产业商学院”的总体办学定位,不断推进特色商科教育课程建设,53000余名学生全部修读信息产业特色商科课程。而其中,所有非商科学生修读多达10门信息产业特色商科课程,这个力度国内绝无仅有。
集团商科教育委员会主任兼商科带头人表示,三校需加强联动方面的认识,目前虽然三校四区都加强了沟通和交流,但联动方式和课程讨论还不够深入,还需在未来工作中深挖课程,走进书院及工作室,把科研和实践相结合,做好新商科的品牌建设工作。他提到,信息产业的案例编写和案例库的建立非常重要,鼓励三校四区进行案例中心的建立,并将案例中心落到实处,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