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鑫 刘娜 刘书炜)
7月11日至15日,重庆移通学院组织宣传部“承民族精神魂,促文旅新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团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走进重庆市秀山县,与秀山县洪安镇、大溪乡,南川区庆元镇联动合作,以红色寻访体验党史讲解、“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助力乡村振兴、聆听老党员讲党史及拍摄音乐党史MV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寻访红色教育基地,体验党史讲解,让党史学习教育往深处走。7月11日,组织宣传部三下乡团队走进重庆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秀山县洪安古镇,以参观西南作战指挥地旧址、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纪念馆等红色旧址,聆听当地红色历史讲解等形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随后团队认真请教当地红色旧址历史讲解员经验及讲解重点,精心准备后实践体验红色景点讲解员工作,实战成功为来自湖南、云南及重庆秀山县外其他区县等多个地方,共30多名游客讲解边城洪安的革命历史故事,并获得一致好评。团队成员在宣传当地党史的同时,也不断加深了团队成员学习革命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坚定更党走的理想信念。
助力“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服务乡村振兴,让党史学习动起来。7月14日,移通学院组织宣传部“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献礼建党100周年、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前往秀山县大田坝村、兴隆村等村镇,通过活动前期策划、现场调度及新闻报道等形式,协助秀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举办“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戏曲进乡村”作为秀山县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活动,是传承秀山特色民族文化,展现秀山美丽风土人情的创新手段,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活动后期,团队充分利用宣传专业优势,活动相关微博话题#移通三下乡戏曲进乡村#阅读量破250万,登上同城热搜前列!
聆听老党员讲党史,传承红船精神,让党史宣讲动听起来。7月14日,团队抵达秀山县大溪乡,在当地政府协助下,邀请到79岁当地老党员,聚焦老党员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发展史及大溪乡经济、文旅发展。十余名团队成员及老党员乘坐大溪著名红色景点红色游船,驰骋大溪湿地,在船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宣讲。宣讲尾声,团队成员同老党员合唱党史红色歌曲,老党员眼眶湿红,一滴晶莹是老党员对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感激,以及对当地经济、文旅发展的欣慰。
以音乐感悟党史,唱响百年辉煌,将音乐艺术与党史学习有机融合。7月11日至15日,团队持续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与艺术党史有机结合,与重庆市南川区庆元镇党员代表团联动,邀请秀山县大溪乡老党员,结合秀山县洪安镇当地红色文化,在毛主席语录塔、西南作战指挥地旧址、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纪念馆等红色旧址,合唱党史红色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并拍摄制作党史学习音乐视频。在歌声中深切抒发团队师生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为新中国建设而牺牲的先烈崇高的敬意,对外联合互动,增强团队及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力,拓宽党史学习教育范围。
为期5天的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团队将红色寻访、理论宣讲、艺术党史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明确党史学习实践活动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让团队深层次、全方位、多渠道调研乡村振兴对文旅发展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