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书炜)
博物馆是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中无法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亦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5月18日,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构”,旨在展现疫情得到控制后,整个世界所重新焕发出的活力。为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5月18日当天,重庆移通学院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钓鱼城研究会以及巴渝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在学校黄桷树广场组织开展了巴渝历史文化周系列活动之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博物馆讲解员风采展示、博物馆学生志愿者们的心得感悟展示、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宣传展板展示、知识答题、寄语留言等方式展开,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广泛宣传。大家在这里一睹了博物馆学生讲解员们的风采,从学生志愿者的文字中了解在博物馆工作的不易与收获,更加走近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同时,展板展示与知识答题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展板上的内容,更加深入地让同学们了解到国际博物馆日及合川钓鱼城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展板展示区,同学们认真的阅览活动现场放置的展板上的文字内容,有的还与朋友讨论起来他们所知道的与钓鱼城相关的历史。活动场面热烈,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到合川钓鱼城的战争历史,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看到同学们对钓鱼城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博物馆的学生志愿者们也甚是欢喜,表示本次宣传活动的进行很有意义。
答题结束以后,同学们写下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美好寄语,并在签名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致力于通过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方式来保持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也试图以微展览、历史文化讲解‘进社区、进校园’等来缩小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希望通过这些宣传活动以及博物馆这样的载体,加深同学们对钓鱼城历史文化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钓鱼城历史文化的兴趣,愿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了解巴渝文化内涵,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