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荷塘、泥浆……10月19日上午,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第二届“荷叶田田·藕趣横生”书院“家”校园荷塘文化节之“藕然心动”采藕大赛如期而至,全校200余名师生齐聚北校区行者公园荷塘,与莲藕和淤泥,展开了长达3小时的“持久战”,采得莲藕近1000斤!与此同时,活动通过直播平台,让上万观众感受到现场“泥人军团”的恢弘气势。
化身为“行走的泥塑” 体验丰收的喜悦
本次采藕大赛,开放了教工体验专区,师生携手,共同参与莲藕采挖大赛,探寻生命与土地的奥秘,感受四季变化带来的劳逸张弛。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采藕大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身穿半身水裤、手戴橡胶手套、手提尼龙编织袋,踏入淤泥,纷纷化身为“行走的人体泥塑”,奋力劳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我挖出的这根藕好大”、“我捉到一条鱼”、“我刚才捉到了泥鳅”……同学们每收获一节藕、一条鱼,便用沾满泥的双手高高举起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成果。“大家都很积极,平时都是家里的王子、公主,现在为了挖藕,时不时地把头埋在泥水里,头发都裹满了淤泥!”来自北山书院的燕林同学激动的向岸边围观者讲到。
来自花果书院的参赛队员冉启忻打趣道:“太难了,我真的太难了!看别人挖藕真的是很简单,自己亲自上手后,才知道挖藕有多难,家里爷爷奶奶以前种藕,但他们从来没有让我去帮过忙,我也只是递过水、送过饭,这次亲自操作一番后,才感受到这实在是不容易,还好有队员们的陪伴,效果比一个人单打独斗好很多。虽然累,但收获更让我倍感快乐!”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此类活动,一开始不太想下池塘,慢慢走入池塘,到浑水中摸藕,这是我的进步。参与这种活动,虽然辛苦却有意义,希望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坚韧,将今天在荷塘挖藕的冲劲也用在学习和成长上,成就更好的自己。”艺术传媒学院隆昆林同学这样说道。
朋辈合作互助 传承千年的“耕读”印记
比赛中,参赛师生们使出浑身解数,在各自的阵营使劲刨泥,荷塘里的欢笑声和岸边的加油鼓劲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中午12点,“比赛结束”的口哨响起,经过称重,共采得莲藕近1000斤。
第二次参与采藕体验的叶进老师对荷塘文化节给出了较高评价:“参与一场以挖藕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体会到的不仅是劳动的乐趣,朋辈的合作互助,还有耕读文化的浸润。古人推崇“耕以致富,读能荣身”,虽然将读书与耕田相结合已经时过境迁,再难见踪影,然而耕读文化所秉承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实践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模式、教育理念都有极大的启发性。”
荷塘文化节是移通学院大力施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书院部家文化体系中“耕读文化”传承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校内农耕资源,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传递劳动光荣的正能量,探索我国传承千年的“耕读”印记,让当代青年学生,从最原始、最质朴的农耕劳作中,体会付出与收获的因果循环,感受土地中孕育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引导学生“勤四体、分五谷、晓知识、行善美”,领悟生活、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