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下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受到国外大学和企业的质疑。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践行“完满教育”育人理念,推动书院成为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助的新圈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逻辑性,营造校园思辨氛围,将思辨文化传播到更多同学心中。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鱼城书院推出首届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从不同维度构建了思辨力培养体系,旨在打造校级思辨培训平台。
2018年10月24日下午,第二届校辩论队入驻鱼城书院暨首届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开营仪式在我校C区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举行。训练营将通过目标班和菁英班有梯度的培养模式,通过“老带新”老学员反哺新学员的培养原则,训练营每期选拔60人,部分课程面向鱼城书院非报名学生开放。仪式上,由书院部副部长穆春江老师为鱼城书院首届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揭牌。
仪式后,思辨力训练营立即进行了团体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塑造训练营团队文化。有轨电车,考验队员默契;毕业墙,满载荣誉感。场上队员奋力拼搏,场下队员加油呐喊,所有人的力量都拧在一起,见证了奇迹、收获了友谊。团队,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集合的团体,需要每名成员凝心聚力,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游戏如此,学习亦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团队,与团队一起拼搏,才能成就自身的价值、团队的卓越。
移通,属于你们的思辨力沃土
2018年11月14日,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第一讲特邀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林毅博士为训练营的同学们开展了以“移通,属于你们的思辨力沃土”为题的主题讲座。林老师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由浅入深地讲述了思辨力是什么和思辨的重要性。过程中,他举例几种社会常见的关于思辨力的现象,同时引出一个问题——社会思辨力的缺失。不思之人往往会掉入陷阱,其一便是从众心理,其二,惯性思维,其三,固执己见。林毅老师从意识层面上为同学们讲解了思辨的重要性,告诉同学们要对未来有信心,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挑战。
思辨力——用慧眼看世界
11月28日,鱼城书院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第二讲特邀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远景学院执行院长皮若兰院长,在行政楼601会议室开展了以“思辨力—用慧眼看世界”为主题的专项培训。讲座中,皮院长提出,其实提升思辨力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用一双慧眼看世界,它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即批判性思维。以最近频发的外国品牌辱华事件为例,事件爆发后,公众往往都被舆论与爱国热潮所牵引,放弃了自己对事物评价的标准,失去了自己的判断,思辨力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人拥有坚持自己价值观的力量。
皮院长通让学员们认识到思辨力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让我们具备理性,拥有创新思维。但思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不断培养,才能不断提升。针对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皮院长提出了自己的方法,一是要敢于质疑,质疑潜意识里默认的权威。二是要运用写作、口头表达等方式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三是要吸收广博知识,学习交叉学科知识,融汇贯通。
权利,责任,法治现代化
第三讲中,鱼城书院荣幸的邀请重庆师范大学“师德标兵”、“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刘寿堂教授就法学中的思辨为训练营的学员们进行一场主题为“权利,责任,法治现代化”的专项讲座。刘教授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谈到了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从“妈和女朋友一起掉进水里了应该救谁”与“妈和妻子一起掉进水里了应该救谁”的区别带领学员们《民法通则》规定的亲权问题;从在夫妻出轨中如何合法的取得有效证据进行法庭抗辩为学员们讲解我国新婚姻法的改革;从1996年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杀人被执行死刑的冤案谈到我国死刑废除的合理性,同时重申司法的价值追求不是效率而应该是公平;从昆山持刀砍人案的具体案情分析了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和紧急避险的区别。刘教授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妙语连珠的幽默语言,不仅为学员们带来了知识上的享受,同时也让大家意识到思辨力的重要性。
移通学院特色的办学理念与“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给移通学子创造了全面发展的平台,期望移通学子珍惜学校各类育人平台,将自己锻炼成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善思辨,乐人生。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每一次讲座都从不同的角度为学员们展示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方式,每一位学术大咖的分享都学员们看到讲授者对思辨力的不同运用。而鱼城书院举办大学生思辨力训练营的初心就是以“思辨力”为核心领导力培养目标,以期培养移通学子“会思考、敢批判、有改变”的优秀品质。从今天开始开始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做到多学、多思、多实践,它会帮助你成为这个时代更有价值、更有能量、更有希望的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鱼城书院 撰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