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学年的一个盛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志愿者工作团队,正踌躇于新项目的开拓。但当通过分析有关毒品的相关数据、了解到社会禁毒意识薄弱,集违法者、受害者、病人三重身份为一体的戒毒人员,急需社会关注度的情况下。经过团队的努力,本着“将心比心,切实行动”的初衷,成功与合川区拘留所、戒毒所、疾控中心等多方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忆初识,因“毒”生情
“初识”戒毒所,肃杀的氛围,让志愿者们略显紧张。团队志愿者好奇而害怕的迈进了戒毒所的大门。他们躺在强制隔离房的床上,痛苦的乞求着教员,能够再给点儿以过毒瘾。来不及多看一眼,在主任的带领下,戒毒展厅的参观学习以及被毒品折磨的瘦骨嶙峋的戒毒人员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毒品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最终,志愿服务团队拟定了“重点帮扶”的项目实施方针。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个人特长,为所内戒毒人员制定了系列文娱帮扶活动。
定初衷,为爱而行
“假如有如果,我现在还会不会饱受毒品的摧残?”
团队成员为所内“戒毒人员”开展了“如果可以”寄语信箱。当“戒毒人员”听到这个题材,脸上似喜似悲,有的人沉思许久、有的人奋笔疾书。志愿者安静地站在他们旁边希望可以帮到他们。其中有一个二十岁年轻女孩,她反复询问志愿者:“真的能帮我寄出去吗?真的吗?”她认真的写着每一个字,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眼泪打湿了信纸。当她将信递到志愿者手里那一刻,灵动的大眼睛透露着满满的期许让志愿者更坚定想要将这封信完完整整送到收件人手里。但当志愿者特意留意这封信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她的反复确认是因为这封信收件人或许早已不在人世,可惜没如果,信封里装着的只有悔不当初的忏悔和对家人无尽的思念。
为此,志愿服务团队的行动不再局限于戒毒所,通过在前期的交流中了解到,有些戒毒人员家中有年迈多病、望子归家的老父老母。于是团队成员们决定帮助他们照顾家里的亲人,希望能够通过行动,替他们弥补这份迟来的爱,为悔恨无助的他们,减其后顾之忧,定其成功之念,为其早日戒毒成功做出最大的努力。
守初心,牢记约定
为更好的兑现于老师、团队、在戒人员、自己的约定,在多方机构的帮助下,结合社会所需,亲身见闻等学习。团队计划将“禁毒宣传”作为后期项目实施方向。通过组织成立“益跑团”、“三句半”等多种亲民近民类方式,将禁毒意识带出戒毒所、带进街头、带入校园。尽最大的努力,唤起社会强烈的禁毒意识。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于2017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新媒体传播团队入围奖”,项目指导老师荣获重庆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就是那次三下乡禁毒行动,为团队禁毒行动项目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成功打响了团队“禁毒工作”的第一战,让志愿者们凝聚成“为爱而行,初心坚定”的家庭,坚守与TA的约定。“将心比心,切实而行”,与心.逾行禁毒行动,我们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