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通过层层筛选、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联合公布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名列其中。
据了解,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长期坚持“立足合川,辐射重庆,面向全国”的工作思路,将理论教学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近合川的乡镇村落,接触并研究合川的非遗项目,增强学生对合川本土文化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培育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践行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使命。
非遗中心除了鼓励师生“走出去”了解本土文化外,还热衷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来”,开展“传承人讲传承”学术活动。传承人的现场讲解和技艺展示增强了学生对合川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传统的技艺能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同时开辟了传统技艺传承的新路径,让优秀的文化遗产获得青年学生的认可。
此外,非遗中心的老师还将交流成果整理成《非遗所思:大学生的文化见解》和《匠人匠心——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录》书籍,付梓出版,同时将调研和交流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指导学生。
接下来,移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双向互动的新型教育模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阐释工作,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