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青春只有迷茫和胆怯,谁说未来只有悲伤和流浪。他们一群人聚在一起寻找共同的纯真,三下乡就是一段青春,一个未来,坎坷但是美好,青春只要不是失去方向,你就一定会在路上看到独特的风景与光芒。
7月13日,“渝情观察团”的三下乡之路完满告一段落。这段时期来的知腊梅、赏兰花、会势竹、晓秋菊,97年到17年,直辖二十周年的山河烂漫,从主城开始扩散,从合川开始继承,“渝情观察团”在合川,为期6天,入基层,寻民意;入政府,晓历史;摘图文,看发展。一条主线,三种阶层,四种精神,由此我们展开了高校入驻对合川带来的经济影响为目的的调研。
一条主线
始终坚持围绕高校的入驻这一条展开调研。从合川的经济、环境、人文素养、民生的基础上,从不同阶层的分析描述出发,大到环绕合川的宏观经济数据,合川的整体规划,大学城区内的土地整改。但始终坚持唯一一条调研主线,从这一条主线上开始展开多条支路、发散思维,从而保证调研报告的可行性与可信度。
三种阶层
社区居民、商户、政府。这三种不同的阶层。有三种不同的需求,而需求决定看法,在这三种阶层中汇集了来自了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年龄段的人, 由此他们不同的看法,决定了高校对社会不同的成就或是不同领域的贡献。 从而保证了本次调研报告的全面性与针对性。
四种精神
在这六天的走访调研中,“渝情观察团”挖掘了许多典型的人物故事,一个夜市小摊老板的一生,某餐饮业龙头的积淀,空巢老人的哀叹等等,这些故事背后所透露出来了背景与意义,每个人经历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但他们的故事就显得独特而惊奇。“梅”、“兰”、“竹”、“菊”,他们的高风亮节,不畏霜雪,包罗万象,这背后都透露出高校入驻给他们带来的不同认知与不同的故事,他们的奋斗经历或人生决定,都离不开大学城的崛起与发展。
1997-2017,老山城,新重庆,转眼20年华载,今天,满城追忆。重庆直辖以来,发展之迅速,辐射之庞大,形式之迅猛。作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在其内部的潜力蕴藏巨大。重庆的发展带动着其卫星城合川的迈步齐发。
合川的20年的来也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田上高楼的拔地而起,商铺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开始复苏。其作为巴文化的发源地,古来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发扬,荟萃出了一批优秀高等院校的入驻。高校的袭来,让合川城里涌入了不同的新鲜血液,为社会,地区的提高都带来了不同的贡献与寄托。
6天,17人,体验百味人生,品味千态感触。人生或许只有这一次的下乡实践,助力中国梦。但5000多年的所传承下来的悠悠历史,决定了我们应该一往无前,万众一心,共同传递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