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耙田”、“培坎”……这些在现代生活中不太熟悉的词汇,5月6日,却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水稻种植基地里真实上演。移通农耕协会组织在校学生一起来到地里田间,手握秧苗,一根一根地往田里栽种,感受着农耕劳作带来的乐趣!
“秧苗就这样种下去不就好了,为什么要翻来覆去地在水里去翻泥巴?”对多数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学来说,种植庄稼是一件稀奇事。因此,为让同学都尽快的进入状态,指导老师亲自走入田间进行示范:“犁田、耙田、培坎是插秧前的必经过程,就好像种菜前需要翻土一样,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的作用,如果水田不经过这些步骤,秧苗的种植生长不会顺利,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收成。”在老师身体力行的讲述后,同学们纷纷挽起裤脚与衣袖,下到冰凉的水田里,认真耕种起来。
“移通学院远景农场的水稻田从2015年起开始种植,从一开始找专业的种植老师请教、学习再到2016年开展理论小讲堂,让同学们在理论提升,至今已是第三次种植。”据该校负责远景农场工作的老师介绍,水稻种植是该校远景农场发展两年以来多项劳动项目中极具代表意义的一项,通过农耕协会组织校内学生亲身参与“耕田、除草、插秧、除稗、收割、晾晒、丰收”等过程,从而突出地展现农耕文化中“劳动与收获”这一文化内涵。
“水稻种植是一种经历与磨练、更是思考和成长,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一边带领我们下田,一边给我们教授种植水稻的技术要领。俨然一个可以回答你任何水稻种植问题的‘老农民’!”现场学生均表示,亲自体验了种植水稻的过程,感受到了农耕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