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联系方式

  • 地址:
    暂未填写
  • 电话:
    暂未填写
   校园动态>正文

70年坚守:向正华与合川纸扎艺术

发布于:2016-05-18

    近日,在李凤勤老师的主持下,“传承人讲传承”学术沙龙活动在教职工咖啡厅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的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扎艺术的传承人向正华、向庆父子,向同学们讲述纸扎艺术的历史源流、艺术价值并现场展示了纸扎的制作技艺,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彭伟老师及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熊小洪老师。

    纸扎,是集轧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有较强的艺术性,后逐渐成为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据向庆老师介绍说,纸扎艺术最先始于丧葬,明清年间最为昌盛,合川最早的丧葬纸扎“花圈”就是向正华老师引进的,解放前是纸扎盈利最好的一个时期,几乎都是手工制作,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纸扎都属于半机械化的产物。在图案方面,现在的纸扎艺术与过去相比融入了很多彩绘的元素,做工更加的细致精巧,看上去更美观,活动现场向庆老师给我们展示了风筝,元宝,面具等成品。

    在纸扎制作过程中,刀、剪、锯、烙铁、浆糊、画笔、刻刀等工具是艺人们通常使用的。制作材料也是有一定选择性的。向正华老先生的纸扎作品获奖无数,如今虽86岁高龄,但对纸扎艺术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制作起纸扎来手法灵巧娴熟,现场几根普普通通的细竹在他手中像施了魔法一样,不一会儿一个白鹤的骨架已经展现在眼前,荷花、喇叭花等更是手到擒来,制作过程也突显了艺人们独特的智慧与高超的能力,这也正是向正华老师不懈传承纸扎艺术的见证。

    重庆的五月骄阳似火,同学们的热情高涨。看着漂亮的成品,纷纷跃跃欲试,向正华老师也拿出了工具,同学们都上手操作起来,向正华老师先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做一朵荷花,而后是牵牛花,同学们兴奋的自己动手做起来。纸扎艺术,季节性强,传承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生于纸扎世家的向庆老师说:“我们会一直传下去,尽管前路阻力很多,我怕我们不做就不再有人再做了”。

    有同学说:“一沓纸,一盒浆糊,几根细竹签,一只笔,一盘色彩,制作勾勒出一个手工制作品,其实当你亲手制作的时候你可以感受到那种神奇的力量,像一个生命,但是我觉得那是传统纸扎带给我的魅力,当你欣赏它们的时候你会觉得不可以思议,给你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两个小时的沙龙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收获满满。八十多岁的向正华老人看着学生们简单的纸扎作品,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无论是在向正华老人70多年的守望里,还是在向庆老师执着的坚持里,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川纸扎艺术作品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商品,更是一种思想与文明。

(编辑:陈凯)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