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联系方式

  • 地址:
    暂未填写
  • 电话:
    暂未填写
   校园动态>正文

岁末暮秋,文学与音乐有场美丽的约会

发布于:2015-11-09

   11月6日下午16点,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C区食堂四楼学生社团活动中心人声鼎沸,“‘合川行走’原创读书音乐会”徐徐拉开帷幕。钓鱼城研究院院长兼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丁伯慧、人事处副处长武晓峰、宣传新闻中心主任苏述庚、学生处学生科科长刘桃、艺术传媒学院学工办主任李克伟、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毕然、钓鱼城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陈巧蓉、大焕城市战略研究院办公室主任代蕊岚及移通学院诸位老师出席了本次大会。

    乐音袅袅,梦想落在大地。在场的200余名师生都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这个声音,静静聆听,声音坚实又清脆。

    在这岁末暮秋,文学与音乐有一场迟到两年之久的约会,而今瓜熟蒂落。

 

台前:华丽只因不愿错过

 

    环境是静的,心却热烫。

    或许,此前从未有人体会过这般矛盾心境,但在这里,数百位师生感受到了:活动中心异常安静,静得容不下朗诵者之外的声音,但师生们的心却随着每一个字的迸发而欢呼雀跃,随着每一个乐符的跳动而鼓舞欢欣。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活动开场,古筝悠扬婉转的乐律便回荡于整个会场,移通学院创意写作中心的潘艳梅老师以一曲《在水一方》,将原本活跃的气氛,瞬间拉入了读书音乐会的主题,每位在场嘉宾及同学,都静心聆听,将自身情绪放纵于音乐之中,乐章很短,回味却无比悠长。

    “只闻花香,不谈喜悲;读书品茶,不争朝夕。”散文朗诵《归期未见》,吉他的音律与散文篇章的交汇,让大家仿佛看见文章背后的故事,沉迷于“今晚书一段独白,听一曲离歌,不问你的归期”的情景。以古筝的韵味,将散文《悬空卧佛》字里行间的意境描绘的栩栩如生,假如给大家一次机会,或许都会争相参看。《端午龙舟》中国风十足,在朗诵者富有情感的声线中也让大家沉迷回味。诗朗诵不管是《我在这里等你》《角落里的菩提》还是《八色彩虹——书院之歌》,不同的韵律,不同的情感,都体现了菩提书院一树菩提,一场梦;一粒尘埃,一轮回的意境。体会了散文的唯美,诗歌的押韵,故事的剧情也不失一个美妙的选择,故事朗诵《龙之缘》,也让在座的每一个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音乐如旅行,让繁杂的心绪得到整理,让沉重的灵魂得到放纵。古筝独奏《高山流水》,柔情中蕴含着激情,如同水一般的音律贯穿了所有人的耳朵。小提琴独奏《卡农》永恒的经典,演绎出了与众不同的味道。琵琶独奏《诉》,古琴独奏《子夜吴歌》,各有千秋,两种乐器,不同的音律,不同的心情,就这样音乐伴着书本,文艺气息吹散大家心中的阴霾,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享受此时的美好时光。

    2014年,合川民谣项目组的学生釆集的合川民谣中有很多谜语,这次被用来进行互动猜谜活动,用重庆方言道来显得有滋有味。一曲原汁原味的方言朗诵《民谣串烧》,突出重庆合川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引起了同学们的阵阵欢声笑语。

    到场的学生以大一新生居多,多数都正在学习文学课程,借此机会,他们可以领略文学的感召力,也可以接受音乐的熏陶。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也在这个地方持续进行。

    如果能够倾听每一颗内心的声音,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朗诵者几乎都是大一新生,初次登台,难免紧张,安静的氛围更令他们难以自制。站在台上,声音极力控制平缓,手却在抖,心也在狂跳,就连那脚似乎都想随着音乐打着紧张的节拍。

    除了紧张,兴奋也如约而至。朗诵《八色彩虹——书院之歌》的时候,一个大一新生因为兴奋,声调越来越高,语速越来越快,超过了诗文的原本情感。旁边的同伴小声提醒,反而加剧了他的兴奋,不得已,同伴只能悄悄从后面拉了一下他的衣角,让他镇定下来。

    他们如不亲口说出来,恐怕无人知晓,他们忍受着紧张和兴奋的煎熬,为的不过是这一场华丽的宴会,为的不过是这场谁都不愿错过的音乐与文学的盛典。

幕后:“登云梯”如何炼成?

 

    音乐配诗文,古风有之,现代化的校园里更加需要这种古韵熏陶。创意写作中心成立之初,一直就有一个梦想: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文学,爱上写作,有朝一日为学生搭建更大的舞台,举办一场文学与音乐的盛会。

    梦想是一颗种子,只是无人想到,这颗埋藏在心中的种子,它的萌芽过程竟长达两年之久。

    两年来,种子渐渐萌芽,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了解文学,爱上写作,创意写作中心也于上学期成立了四大图书项目组,作家指导学生成功完成作品创作,期末入选“钓鱼城文丛”第一辑。本学期,创意写作中心又成立了八大图书项目组,策划的“钓鱼城文丛”第二辑正在执行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文学赴约了,音乐的东风何时吹来?

    梦想的面前总有两条岔路:一曰坦途,终点便是梦想夭折的深渊万丈;二曰羊肠小道,一路前行,身心疲惫,换来的却是成功的可能。很多人在梦想面前踟蹰不前,盖因放弃轻而易举,坚持困难重重。

    所幸,他们选择了坚持,用坚强的肩膀勇敢地架起一部登云梯,让梦想通向成功之路:没有朗诵天才,他们内部挖掘,举办诵读比赛,从写作团中选拔优秀学生入围读书音乐会。

    没有音乐,读书音乐会的负责人李孟老师在社团招新会上四方游说,多方打听,成功邀请到古琴社、古筝社和乐器协会的优秀学员,成功将小提琴、琵琶、古筝、古琴、民谣吉他等丰富多样的乐器纳入进来。

学生没有经验,李孟老师从远景大学生艺术团挖来三名优秀主持人“镇场”,二十天的时间里安排六轮彩排、走场和联排,邀请创意写作中心的诸位老师们齐装上阵,提点朗诵技巧,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作品的情感之中。

    每次彩排都安排在周末,每次彩排都像是从“地狱”里转了一圈,但可喜的是,经过这一段魔鬼训练,学生们成熟了:从面无表情到情感丰富,从咿咿呀呀到抑扬顿挫,从各自为战到精诚团结。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活动本身,更多的收获来自内心。

感怀:高跟鞋刺痛了脚,又有何妨?

 

    彩排之初,朗诵学生李浪就自觉存在感不足,总是显得孤独和落寞,在交流群里袒露心声,伙伴们为她加油打气。因为借不到演出服装,她曾经好几次要打退堂鼓,大家积极为她询问、联系,终于在节目登场前一天晚上,从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毕然老师那里借到了衣服。一路走来,她有诸多感触:

    “高跟鞋站着脚好疼……我觉得大家排练什么的都很认真,虽然有时候也开些玩笑,我也很喜欢朗诵,但我还是觉得发挥得不够完美,以后,我会多练习、多学习。虽然我上台的时间短,但经过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酸甜苦辣。感谢这个活动让我找到了存在感。”

    除了演职人员,工勤组的学生从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紧张忙碌,饭吃不好,觉睡不好,除了上课的时间,精力全都投入到了读书音乐会当中。乐器搬运组的王安实同学当晚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经过昨天五个小时的会场布置,以及今天下午的紧张忙碌,读书音乐会也算是圆满结束了,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参加一个活动的前中后期工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完整地进行一个活动十分困难,需要集体井井有序地安排和指挥,才能使写作团这架大机器高效率地运转。

    这次的读书音乐会真正做到了原创读书音乐会,所有的音乐都是现场演奏,所有朗诵的作品都是学生自己原创的,这种情调高雅的现场效果,是一场文学与音乐的盛会。”

    活动结束当晚,写作团团长、读书音乐会负责学生陈晓思在学生群里发了如下这段感悟:“各位宝宝,今天都辛苦了,无论台前还是幕后,你们都很棒!完美是很难的,不然完美就不会成为一种追求,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前行。看着尽力的你们,看着路上走着、跑着一遍又一遍的你们,我真的很感动。香樟书院、天梯的路不好走,但是大家一起走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忘记这些难过;游泳池和菩提书院的路好走,但也绝不轻松。所有走过的路,都会留下印记,或是记在心里,或是留在了时间里。”

    于创意写作中心而言,文学与音乐的邂逅梦想实现了,但接下来还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原创文学与原创音乐彼此亲密接触,那将会是怎样一番轰轰烈烈的景象?

    梦想在招手,所有人都将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编辑:陈凯)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