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重庆移通学院

联系方式

  • 地址:
    暂未填写
  • 电话:
    暂未填写
   校园动态>正文

涪江夜读之永远的局外人

发布于:2015-10-22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加缪写出了心中的悲惨世界——《局外人》。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这是无尽的黑暗。拨开云雾之后方能见到傍晚的暮暮霞光。”刘俊江同学说道。

    近日,一场主题为“我们与灵魂的距离”的读书会的活动在钓鱼城博物馆第三教室徐徐拉开序幕。月色朦胧,如约而至。本次读书会以加缪的《局外人》为探讨的主要对象。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不同专业的莘莘学子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关于加缪的存在与虚无,直白与虚伪的争论已近百年。而今,移通学院各院系的同学们欢聚一堂,一起探究我们与灵魂的距离。

    此次读书会由南开大学研究苏俄文学的吴静老师担任嘉宾。方刚、余娅琴、仲心、谢雨珊、潘艳梅老师各抒己见,妙语珠连,做了独到精彩的主题发言。钓鱼城研究院院长兼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丁伯慧老师在上完晚上的课后也特意赶来参加了活动。整个活动以同学发言为主,集体讨论为辅。

《局外人》走进加缪的内心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26岁的加缪提出了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或许,世界是冷淡的;或许,灵魂是虚伪的。走进世界,满目疮痍,从远古的古希腊哲学,到近代的西方宗教哲学“灵魂是什么?人性是什么?感情又是什么?”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或许身体的深处,的确裹挟着二两重的灵魂。在宗教神学的口吻,在科学实验的假设中。人体总是离不开自己的灵魂,虚与实,真与假总是相辅相成,争斗不休。活动的第一环节,由方刚老师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方刚老师指出在二战时期的背景下,26岁的加缪反思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伪,创作出《局外人》。综观加缪的一生,他是精彩的,他不光创造出了一部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杰作,而且创造出了史无前例的“荒诞哲学”。珍重生命,也迎合了世界各国废止死刑的契机。然而,加缪引起的关于生命的真实与虚伪,存在与虚无的辩论一直持续不休。但是,他是以何种目的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中的主角默尔索是否真心爱着他的母亲?作品中的世界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这些,是今晚探讨的主题。随后,吴静老师说出了自己对《局外人》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边的人或者周围的人都是局外人。

“真实”与“虚伪”,并立而又对立的主题

    作为作者的自生经历,加缪笔下的《局外人》是支离破碎的。在主角默尔索的母亲悄然离世之后,默尔索竟然对自己的母亲没有一丝感情。千百年来对着,这都很诧异。尤其是在母亲葬礼的时候,没有掉下一丝眼泪,更令人费解的是他第二天就与新结交的女朋友坠入欢愉之中。而这,究竟是法国人对人性自由特有的真实而又自白的追求?还是对于一个生养自己的母亲虚情假意的表现?现场的学子说出自己的心声。“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不一定只有哭泣才能表现,人世间的死亡只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古人庄子说:‘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每个人的存在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是自己对思想的选择。”曹思远同学说。而左政同学则认为:“在我们前面的每一条曲线的都是精心的,很分明。存在即有存在的一定道理,存在自有存在的意义。”董晏玲同学则站在一个当下世俗的角度说:“余华曾经说过:‘死亡,就是走出了曾经的时间。’从出生我们被贴上标签,看似是自己选择,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被选择。在一个世俗的当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与社会的道义格格不入的时候,随大流,才是别人合乎常规,正常的表现。被选择,定义上时间的标签。只有死亡才是最好的结束,才是解脱。”

 

在现实中,自己的情感得以发酵

    第三个是讨论环节。从虚幻已然回归到现实,从作品中的小人物得以回归到现代人的世俗生活的点点滴滴。针对默尔索的冷漠。李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默尔索,看似冷漠、在冷漠之下,只是旁观者进行的独白。在沉默中看似局外人,实则自己身临其境。回想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点到面,而他的‘冷漠’,不失为自己真性情的表达。”

    而潘艳梅老师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从中我没看出默尔索对自己母亲的任何情感。遇事未知,在主角心里应该只有迷茫。存在生于本质,世界是孤单的,而人生始终是荒谬的。当然,人生可以自由选择,所以,不一定要表现出自己对母亲的爱。”

    余娅琴老师则综合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对于自己与母亲,看似是局内人,何尝没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呢?对于一个母亲的朋友的角度而言,最好的办法不是落井下石,妄加揣测,更多的是给予帮助。而且,加缪的《局外人》在大时代背景当中,他何尝不是一个小角色?对于现在读者的解读,没有人在意主角的生与死,更多的是在意他的本质特质。而这,也是体现‘局外’的特点。最后,对于默尔索失手杀死的人却没有过多的关注。而这,也是体现‘局外’的本质。”

    最后丁伯慧老师从西方哲学的发展的角度讲到了《局外人》的诞生背景,他指出一部优秀作品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它写出最有广泛性的人性。他建议大家阅读一部作品,不仅要着眼于历史,还要回归于自己的心灵。“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从作品到自身,这正是文学联系人与人、联系人与世界的重要功能。

 

 

谈论之余,期待下次再见

    读书会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结束时,同学们仍然依依不舍。大家期待着下一次读书会的开始。左政同学活动结束后说:“这次活动更多的是体现民主和自由!在谈论之余不是老师单独的引经据典,更多的是给同学留下一些探讨的余地。在活动中不是一味的相信权威,而是大家在一起身份平等的各抒己见。”

    创意写作中心在经历了上学期四个月的漫长筹备之后,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一系列精品活动,涪江夜读读书会就是其中之一。涪江夜读的活动宗旨——关注学生的思想,聆听大家的声音。通过此项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以阅读为契机,彼此交流、各抒己见、拓展视野、丰富课余生活。让全校师生体会在阅读、交流当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

(编辑:陈凯)


客服热线/ 虚假信息举报:023-67036800, 邮箱:1623484783@qq.com
Copyright © 2012  北京百圣华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渝ICP备11007117号-3